今年5月以来,石狮市人民法院推行“驻点办公、定向指导、巡回审判”工作模式,组建“2法官+2书记员”专业审判团队入驻服装产业集群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心。同时,结合辖区内知识产权案件特点,积极探索诉非联动、民刑衔接、法企互通、惩防一体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机制,为石狮“全面建设现代化商贸之都”目标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精心布局,做优知识产权综合治理“大格局”
石狮素有“服装名城”的美称,近年来,乘着电商行业兴起的东风,一批传统服装企业成功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但随之而来也面临着新的法律问题。为此,石狮法院立足本市市情,针对电商产业涉知识产权纠纷数量多、类型新的问题,多措并举打造知识产权综合治理“大格局”。
石狮法院以服装产业集群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心、纺织服装法庭、网络电商巡回法庭“一中心两庭”为基点,组建“2法官+2法官助理”专业审判团队入驻中心,推行“驻点办公、定向指导、巡回审判”工作模式,着力优化创新创业法治环境。
同时,联合多方力量共同保护知识产权。参与组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探索“法院+执法部门”“法院+联盟”“法院+行业协会(商会)”多元化协同保护工作机制,定期与市场监督管理局、检察院等部门召开协同保护联席会议。
不仅如此,石狮法院多种方式普及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通过庭审旁听、法治讲堂、入户宣传、发布案例等多重形式,打造“前沿阵地+云端课堂+普法菜单”多线并行的知识产权普法矩阵,以线上线下形式开展普法活动3场,为群众、商户及企业等主体解答相关法律问题100余次。
精准施策,畅通知识产权纠纷化解“供给链”
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当事人维护自身知识产权的意识不断强化,权利人选择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身权利的情况也逐渐增多。
“为有效促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石狮法院以问题为导向,在知识产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初步摸索出来‘三个三’纠纷化解工作法,力促知识产权矛盾纠纷实质化化解。”石狮法院知识产权团队队长蔡芳艺介绍道。
据了解,针对涉诉主体多系服装企业情况,石狮法院联合纺织服装产业联盟打造“矛盾联防、信息联通、纠纷联调”机制,及时将矛盾纠纷消灭于萌芽;针对侵权纠纷多涉电商产业情况,整合涉企纠纷响应、人民调解及智慧法院三大线上平台,开通“e解纷直通车”,线上委派调解涉电商知识产权纠纷137件;针对商标案件多为系列维权情况,组建“专职+商事+政协”调解队伍,根据原告企业信息、诉讼请求、事实理由等选派对口调解员靠前介入,侵害商标权系列维权案件调撤率77%。
“通过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凝聚合力,构筑专业化高素质的调解员队伍,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提供坚实保障。”蔡芳艺法官介绍到。
精细落实,打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高地”
为破解知识产权案件审理难题,石狮法院积极作为、大胆创新、主动探索“三字诀”办案法,司法助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以“快”字为先。开辟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直通车”,创新人员分类、繁简分流、类案分治“三分工作法”,将“批量式处理”“要素式审判”“令状式文书”引入知识产权民事纠纷审理流程,切实解决知识产权案件维权难、耗时长的顽疾,知识产权纠纷平均审理天数仅26天;
以 “优”字为要。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嵌入“一站式”诉讼服务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涵盖涉知识产权纠纷释法答疑、矛盾化解、跨域立案、快调快审等在内的“全流程、全覆盖、全方位”优质化诉讼服务,实现知识产权纠纷“马上办、一次办、掌上办、就近办”;
以“实”字为本。聚焦审判主责主业,深入推进民刑“二合一”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落实,保持惩治知识产权犯罪高压态势,制定假冒注册商标案件量刑评议表、明确罚金数额确定标准,审结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1件16人、涉案金额200万余元;探索侵害知识产权纠纷损害赔偿标准,以司法助力民族品牌良性健康发展。
今年5月以来,石狮法院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82件,案涉金额342万元,服判息诉率98%,月均结案数居全市第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平衡各方利益,致力保障科技创新,为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推动构建新发展新格局贡献法院力量”石狮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林德育表示。
(林文静 杜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