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商报网](upload/logo/91.png)
今天,随着一系列中招信息的发布,今年中招的三个重大变化浮出水面。5月8日,海淀一批名校(人大附、清华附、十一、一零一、育英学校、理工附中、交大附中等)集中发布特长生招生方案。截至目前为止,东城、海淀、石景山、通州、顺义、昌平、平谷等区多所学校已启动特长生招生。
选择和家长们聊特长生招生,出于两个原因:一是进入中招季,多所名校的一举一动都颇受关注,二是几所名校特长生招生方案发生了变化,释放出三个教育信号。
前一阵子,教委官方发布了最新中招特长生政策。通过对比后发现,中招特长生有三个重要变化:
东西海之间不再锁区,可以互相跨区招生。
科技特长生招生计划比例有所减少,由总计划的3%下调到2%
各校特长生招生计划,不再受上一年度招生计划数限制
特长生放开锁区,东西海多所名校如何回应?科技特长生由3%缩减为2%,学校的科特生计划数减少了吗?招生不超过上一年计划数限制取消,有哪些学校今年的特长生计划扩招了?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不妨从今年官宣了特长生招生方案的多所学校里寻求答案。
《关于做好2021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 截图
《关于做好2024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 截图
多校特长生招生不再锁区
今年哪些项目面向全市招生?
对于东西海不再锁区,北京四中可以说是率先做出了回应。
4月25日,北京四中官方公众号传来消息,正式启动2024年中招特长生招生工作。该消息中明确表示,今年特长生招生将面向全市各个区县。
截至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某类特长生计划不锁区的有如下学校
人大附中:科技
清华附中:美术
十一学校:科技
交大附中:艺术
二十中:体育
景山学校:体育
广渠门中学:艺术
东直门中学:体育
一零九中:艺术
六十五中:科技、艺术
值得关注的是,东西海三区不再锁区,这让教育强区里的特色学校拥有了更多的招生自主权,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跨区招生。也就是说,这些学校既可以面向本区招生,也可以面向全市招生。
经统计,今年海淀、东城等区不少学校的特长生招生计划,仍旧是面向本区学生。 据不完全统计,面向海淀区招生的特长生计划包括:
人大附中:艺术
清华附中:民乐
十一学校:艺术
一零一中:科技、艺术
育英学校:艺术
理工附中:科技、艺术
交大附中:科技
二十中:科技、艺术
海淀实验中学:艺术
一零一中石油分校:艺术
一零一中矿大分校:科技
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艺术
据不完全统计,面向东城区招生的特长生计划包括:
北京二中:科技、艺术、体育
汇文中学:科技、艺术、体育
北京五中:科技、艺术、体育
一七一中学:科技、艺术、体育
北京景山学校:科技、艺术
广渠门中学:科技、体育
东直门中学:科技、艺术
十一中学:科技、艺术、体育
一六六中:科技、艺术、体育
对于大多数特长生来说,不再锁区将扩大自主择校的范围,有机会去到更适合自己的学校。另一方面,跨区招生可以激发学校间的竞争和创新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东西海名校的整体办学实力。
需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东西海不再锁区仅仅指的是特长生这一块,不涉及统招。也就是说,统招依旧实施东西海锁区。
十一学校首次招生
多所学校招生计划数超过上一年
新发布的中招特长生政策里提到,“招生不超过上一年计划数限制取消”。也就是说,今年的特长计划总数是可以多于往年的。而之前的要求是,当年计划数必须小于等于去年的计划数。
截至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多所学校特长生计划数多于去年。比如:
人大附中:艺术35,科技23(去年艺术33、科技22)
清华附中:美术24(去年20)
育英学校:艺术10(去年8)
理工附中:科技10,艺术20(去年科技9,艺术15)
交大附中:科技11,艺术23(去年科技10,艺术20)
二十中:体育19(去年14)
令人欣喜的是,十一学校今年新增了科技、艺术特长生计划。其中,科技面向城区招13人,面向郊区招3人;艺术面向海淀招10人。
特长计划数不再受去年的限制,只要学校科技、艺术、体育特长生数量不超过中招计划的2%、4%和4%,就可以适当增加名额。
可以预见,为了缓解目前逐步上涨的中考生人数所带来的压力,教委鼓励高中校进一步扩招,支持适当增加特长生计划,为更多学有特长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学位。
专业人士表示,今年幼升小入学压力将会有所缓解,但是随着学段的延伸,初升高的升学压力正在逐年提升。由《2023-2024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可以看出,今年北京16区初三在校生人数较去年增加1千余人,明年将比今年增加近5千人,后年与明年相比,更将猛增1万5千余人。 为了保持相对稳定的普高率,缓解在校生人数增长带来的学位压力,普通高中势必要适当增加招生计划,尤其是从2025年开始,全市普高将可能迎来比较大幅度的扩招,而特长生计划数可能也会进一步增加。
科技特长生计划数不减反增
今年多所学校中招可能扩招
可以说,在三类特长类别中,科技特长生关注度最高。然而,新政策把科技特长生比例由总计划的3%下调到2%。也就是说,如果学校今年的中招计划总数不变,那么科特生数量将会少于去年。
所以,如果高中校想要增加科技特长生名额,就只能采取扩招的方式。招生总计划数变大了,科特生的计划数相应也可以扩大。
比如,十一学校今年新增科特生16人,预计学校今年的中招计划总数将会有所扩招。
再来看看人大附中。去年,人大附中科特一共招收22人,其中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共18人,郊区4人。今年,科特一共招收23人。科特计划增加1人,预计学校中招计划将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
同样,理工附中、交大附中等学校今年的科特生计划数也增加了,这给关注这些学校的家长和学生带来不小的想象空间。
需要提醒的是,不少家长认为,特长生招生跟自己孩子没什么关系。但是,教育需要长线规划,尤其是小学生家长,如果掌握了特长生招生的信息差、面向赛道以及调整风向,很难说自家孩子几年之后不会成为某个领域的牛娃。
尤其是科技特长生赛道,不少学校在考察特长的同时,也对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北京四中官方公众号 截图
人大附中官网 截图
十一学校官网 截 图
一零一中官网 截图
理工附中官网 截图
交大附中官方公众号 截图
家长都知道,创新人才是未来的稀缺资源,创造力则是核心竞争力。但是千万别因为抢着进入科技赛道,而忽略了孩子基础学科的学习。
需知,无论科技创新、编程还是机器人,都离不开逻辑思维以及数理化的底层学习能力。
建议家长在精细地筛选出发力方向前,先让孩子建立基础学科优势。先学好课内,提高综合实力,再考虑让某一个方向的科学爱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毕竟,优秀的综合实力,才是孩子们发展特长优势的底气。
文|京教君
内容来源|综合自市教委官网、相关学校公众号,由京城教育圈进行整理及补充
今日推荐视频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