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商报网](upload/logo/91.png)
数学是许多孩子的难题,痛苦不仅来源于学科本身的难度,也与长期畸形的数学学习文化有关。“数学考试,打开卷子发现一道都不会”也是许多成年人都无法摆脱的噩梦素材。
这种痛苦正是数学焦虑。
在经合组织举办的国际学生评估(PISA)中,一直有关于学习动机和态度的调研。其中,数学焦虑问题尤为突出。2012年,参与者为全球范围内51万名平均年龄为15岁的青少年,三分之一的人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出现过明显的无助感。同时,93%的美国成年人表示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数学焦虑。
在无数焦虑裹挟下,无需家长多说,孩子自己就会渐渐产生自我否定的念头,可能,“我真的不是学数学的那块料。”
一键预约直播
另一方面,被困在刷题和竞赛里,孩子们根本缺乏弄明白这种语言的动力和兴致。文字有韵味、音乐会律动,但甚少有人能从数学学习中品尝到乐趣。
但事实上,数学是一个巨大的概念。数感、量感、符号意识、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推理能力、数据意识、数据观念、模型意识、模型观念......有的孩子可能运算能力差,但是空间想象能力突出,那么对这样的孩子来说,从空间几何入手,就更有可能打开那扇名为数学的大门。
如果将数学学习只局限于试卷中的考点,不仅无益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更会随着学习难度的深入暴露出更多的问题。
今年4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其中一个明显趋势,就是进一步从过去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延展,强调数学学科中的更多维度,即核心素养。
也就是说,教数学,不只是教孩子学会数学知识而已,更要教会孩子们看懂数学语言、运用数学思维,理解数学之美,解决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
因此,下周二(8月16日)19:30,外滩君邀请到了广州耀华国际教育学校中学数学组组长胡天翼老师做客外滩直播间,他毕业于香港教育大学,也是香港数学教育学会会员。2014年开始加入广州耀华国际教育学校,担任中学部数学组组长,耀中、耀华机构特级教师。
在本次直播中,他将带着多年一线教学经验,从数学焦虑出发,打开数学学习的另一种视角,并从故事案例中给予家长们启发,想让孩子学好数学,我们需要看懂数学学习中的这些门道。
一键预约直播
直播主题
千万别说孩子不是“学数学的料”
直播嘉宾
胡天翼
广州耀华国际教育学校中学数学组组长
香港教育大学硕士
香港数学教育学会会员
直播内容
数学焦虑是怎么产生的?
学懂数学,首先需要看到这三点
“不要攻第一”的智慧
8月16日(下周二)
19:30
即可预约直播↓